2014年2月4日 星期二

醫護大哉問


醫護大哉問

文/ 劉育志


近年來關於醫療困境的新聞屢見不鮮,所以常有家長或年輕的同學憂心忡忡地來信詢問關於未來從事醫護工作的問題。讓我將這些提問稍作整理,也一併回答大夥兒對於現今的醫療常有的疑惑。


問題一:

人家都說風水輪流轉,凡事到了「谷底」就會反彈,所以長輩都鼓勵我去當醫生,甚至走外科。

這樣的說法正確嗎?


回答

錯誤,大錯特錯!

十幾年前就有人在鼓吹:「外科、婦產科正處於谷底,要趕快進場!」

如今殘酷的事實告訴我們「凡事都可以更悽慘」。十幾年來婦產科醫師的數量幾乎零成長,而平均年齡倒是多了好幾歲。住院醫師的數量極度短缺,也勢必得負擔更龐大的工作量。

情勢非但完全沒有好轉,更諷刺的是當年的「谷底」在今天看來根本就是「高點」。

為什麼不會反彈呢?

最根本的原因在於台灣的醫療是徹底的「計畫經濟」,所有的條目皆由政府直接定價,當然不存在所謂的「供需法則」。無論婦產科醫師有多麼稀有珍貴,都不會有反彈的一天。

這暴露出一個實施「計劃經濟」的重大缺點,就是我們能在短期內享受廉價的好處,但就長期而言,卻將付出了龐大的代價。

在「計畫經濟」的體制下期待「谷底反彈」,絕對只是個癡心妄想。

正如同股票市場沒有反彈的義務,雞蛋水餃股有一天會變成全額交割,然後自動下市。


問題二:

不會這麼糟吧,內、外、婦、兒、急診科都這麼重要,怎麼可能沒有醫師?

回答

是的,政府不會容許這些科別沒有醫師,畢竟提供醫療服務是政府的責任與重要的政績。

政府的對策絕非修正目前所採行「計畫經濟」的體制,而將是直接引進更廉價的人力來充數。只要稍微改個法條,醫護人力的缺口馬上就會被填平了。


問題三:

開放大量外籍醫事人員,能夠確保醫療品質嗎?

回答

醫療品質是我們最關心的部分,但也恰好是政客和資方最不在乎的東西。我們都期待有良好的藥物、護理與醫療照護,不過政客想的是選票,而資方注重的是成本與獲利。

從最近的新聞「健保省錢 精神病用藥上限55元」,和過去官署曾經試圖「延長實習護士年限」、「放寬護理師考試及格標準」等種種作為,都清楚表明了「維護醫療品質」並非他們所考量的重點。

開放外籍醫事人員,一方面能夠讓政客保有廉價的醫療,另一方面能讓資方賺更多的錢,完全符合這兩方的利益。雖然目前口頭上都說不會開放,但是在未來幾年內開放外籍醫事人員的機會非常高,因為制定政策的權力都在他們手上。


問題四:

我很希望我的小孩可以當醫生耶,那該怎麼辦?

回答

有這樣期待的家長很多,不過千萬要先搞清楚的是究竟這是「家長的期待」,還是「孩子的願望」。

如果「當醫生」單純只是家長的期待,那恐怕不妥,因為把自己的想像加諸在孩子身上,對他們並不公平,人生是孩子的,請讓他們自己做選擇。倘若家長們依舊執著於醫師的高薪神話,那請務必一併考量醫療糾紛的天價賠償,未來的訴訟案件只會增加不會減少。

如果這是「孩子的願望」,那請家長們試著去改善醫療體系裡的錯誤制度,不要讓你的孩子被迫不眠不休地連續工作三、四十個小時,長時間處在每周工作一百個小時的狀態。因為那只會讓孩子的熱情與健康被燃燒殆盡。


問題五

根據老一輩的說法,不眠不休的紮實訓練,才能鍛鍊出好醫生不是嗎?

回答

錯!

睡眠對任何動物來說都是必須的,有足夠的休息大腦才能正常運作。頂尖的運動員絕非靠著不眠不休鍛鍊出來的。

在公路上疲憊的駕駛會害死自己,在手術台上疲憊的醫師則會害死別人,崇尚「不睡覺才有氣概」的文化非常危險,不但過時且嚴重錯誤。


問題六

長輩都說護理工作很有保障,對女生很適合。

回答

目前護理人員的工作量早就超出該有的負荷。一個護理人員不可能照顧一、二十個病患,就像一個保母不可能同時照顧一、二十個嬰兒是一樣的道理。當長時間的超時工作成為常態,任何人都無法承受。

由於人力吃緊,許多懷孕的護理人員被迫上夜班,對母親及胎兒的健康都有很大的危害。根據調查,臺灣一般婦女自然流產率7.8%,而台灣護理人員平均自然流產率是18.1% ,比一般婦女高出許多。

再說護理人員的工作時間長,經常日夜顛倒,生活圈小,社交生活極為受限,對適婚年齡的女性而言是非常不利的。

另外,無論在美國或是澳洲護理人員皆被視為遭受暴力攻擊的高風險族群,執行護理工作時的人身安全需要受到更多的重視。


問題七

一、二十年後台灣的醫療到底會變成什麼樣子?

回答

沒有人曉得,不過走向公醫制度是合理的猜測,而外籍醫護人員將會填補人力的缺口,讓講求廉價的醫療制度能夠繼續運行。

另一方面,高價的私人醫院應該會逐漸出現,滿足不願意等待且不滿意廉價醫療品質的有錢人。在貧富差距惡化之後,醫療勢必也會走上兩極化。


問題八

這樣說會不會太悲觀?我們應該要樂觀地看待世界啊?

回答

其實無所謂悲觀、樂觀,諸多醫療困境都是每天持續上演的事實,無論我們曉不曉得、同不同意,問題都照樣存在。了解問題、面對問題,才有可能進而解決問題。閉上眼睛假裝天下太平,並不會讓問題消失。別指望政客會替我們解決問題,醫療所面對的困境需要大家的認知與覺醒,否則醫療烏托邦將迅速地消逝。

別忘了,有一天我們都會需要醫療。


問題九
我已經就讀了醫事相關科系,才發現真實狀況和想像中有很大的落差,那應該要怎麼辦呢?

回答

各行各業都一樣,世界不斷在改變,大時代的趨勢就是如此,念一張文憑,考一張證照,安穩過一輩子的年代早就過去了。
年輕人要將心力投資在自己身上,開發出更強大的能力,以適應多變的環境。別把時間消耗在重複且機械式的工作上虛度青春,以免成為被無止盡壓榨的員工或是隨時可以被取代的棋子。

囚禁一個人的是腦子,而不是籠子。不要在年輕的歲月就將自己的人生限制在某一條路上,每個人都有高度的可塑性,生命本來就有無限的可能。

加入好友 加入劉育志的LINE@!

文章瀏覽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