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2月2日 星期一

《帝國崛起:一場歷史的思辨之旅》超有臨場感的大滿足


《帝國崛起:一場歷史的思辨之旅》超有臨場感的大滿足


文/ 白映俞


在醫師養成的大學教育裡,「醫學史」算是冷門題材,通常不太受到重視,課堂上大夥兒幾乎都在死氣沉沉的節奏中度過。臨床的師長們中也不常提到醫學史,頂多說說三十年前自己曾經做過的研究,說說當年勇與當年糗,這就算是「歷史事件」了


但老公與我於近幾年卻認真地寫了不少醫學史故事,像是《玩命手術刀》、《肚子裡的秘密》。原因無他,我們就是覺得歷史很重要,而且超級精彩。

沒有歷史觀,人都會傾向認為自己現在接收到的訊息是絕對真實的,而忽略了演進的過程。我就曾經聽過一位剛成為實習醫師的學弟在刀房跟刀時抱怨:「我嬸嬸之前開刀拿掉膽囊的肚皮傷口好醜,像蜈蚣一樣。那個醫師好糟糕,竟然沒讓我嬸嬸選擇開腹腔鏡手術。」

聽見還沒執照的醫師說前輩很糟糕,讓我不禁問道:「你嬸嬸什麼時候開刀的啊?」

「在我很小的時候,好像是我幼稚園大班那時候吧。」學弟回答:「我嬸嬸後來都會給我們看她的傷口,真的好醜。」

算算,學弟的嬸嬸開刀也是二十年多前的事情了。二十多年前,正巧是腹腔鏡膽囊切除手術剛問世的時代,腹腔鏡在當時算是種新穎的手術技巧,外科醫師又需要接受一番全新訓練,才得以習慣「以管窺天」、「拿兩隻竹竿開刀」的方式。甚至,當時醫界對腹腔鏡手術的後遺症及損益還不清楚,腹腔鏡膽囊切除手術並非普及的手術形式,台灣有器械,有能力開這種刀的外科醫師自然是鳳毛麟角,很多外科醫師都是在初步練習腹腔鏡手術的階段而已。

當這位學弟進入醫界時,開刀房的腹腔鏡器械有百百種,走進刀房每天都能看見腹腔鏡的手術,甚至還引進機器人手臂(達文西)呢。他認定自己的嬸嬸被虧待,指責當時醫師故意不讓患者有選擇腹腔鏡的機會!

顯然,學弟不知道,在二十多年前的台灣,大多數醫院根本沒有腹腔鏡膽囊切除術這個選項!

甚至,學弟也不知道,再早個幾十年,醫師沒有抗生素這個選項,民眾只能靠自身免疫力戰勝細菌感染,因感染而死亡的人數究竟有多少。

時間再回到一百年前,民眾根本沒有選擇以手術切除膽囊、治療膽囊炎這個選項。一旦患者膽囊炎發作,死亡率接近百分之百,就算患者僅存,大概也都是一輩子被反覆發作的膽囊炎拖磨著,折騰著,永無安寧一日。

我們能因此咒罵二十多年前、七十幾年前、或一百年前的醫師嗎?當然不行。這就是世易時移,就是醫學進展,就是歷史。

可惜的是,我們的老師都沒教過醫學生這些東西...

所以,談到這樣,我想說的是...人一定要有些歷史觀,才能稍微明白自己存在的點、線、面。當我們更了解文化發展的脈絡及來歷,我們也更有機會避免重蹈覆轍,或找到新的突破點。抱持著如此心情,我喜歡接觸及閱讀各地歷史,但有時多少又覺得,某些寫歷史的人其觀點都被「正統史觀」綁架,或只忙著在歷史人物身上貼上「好人」、「壞人」的標籤,看完歷史只讓人知道故事、知道結局,並非真能讓人學到事理。

這次一口氣看完呂世浩老師的兩本書:《秦始皇︰一場歷史的思辨之旅》及《帝國崛起:一場歷史的思辨之旅2》之後,我實在是一整個大滿足,又希望能趕緊再多讀到幾本這樣的著作。歷史寫的雖然是「已經消逝了的人事物」,我們現在閱讀時已經難以確定那些訊息的真實性,也無法回到那樣的時空背景下判斷,然而呂世浩老師卻有辦法引領讀者,一而再、再而三地進入那樣的情境,邊讀邊思邊辨,究竟這時該用詐、用力、用德、還是用法?讀完書後,就像在亂悠悠的春秋戰國生活一遭,不停體察古人面臨的困境及做出的選擇,而當好不容易歷劫歸來,卻又眼見秦始皇的功績灰飛煙滅,超有臨場感的啦。太喜歡這兩本書了。

大推。另外提醒大家,《帝國崛起:一場歷史的思辨之旅2》算是《秦始皇》的前傳,可以先讀這本喔!





作者: 呂世浩

出版社:平安文化

加入好友 加入劉育志的LINE@!

文章瀏覽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