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5月31日 星期四

泡泡龍出沒!生人勿近!





泡泡龍出沒!生人勿近!

文/ 劉育志


見到路邊鳳凰樹的枝頭在艷陽下漸漸火紅,便曉得畢業的季節又即將到來。

離開校園好像是才不久前的記憶,怎麼算一算已經接近十個年頭。

十年足以建構一個世代,十年一回首,常常會發現許多的事已經徹底的變了面貌。

底下是歷年大學校數的變化。

嘩!多麼驚人的成長。從1960年代的7所,1990年代的21所,到2011年,已經有116所大學。從1996年之後,短短的十幾年,多出了92所大學。

 

有這麼多大學,畢業生人數自是巨幅增加。大學畢業人數在1996年是7.4萬人,2010年是22.8萬,3倍有餘。

 


碩士畢業人數同樣也是一飛衝天。在1996年是1.3萬,到了2010年已是6萬人,為4.6倍。




相信任何人見到這樣的數據,除了慶幸教育普及之外,都會多少感到大不對勁。

如果依舊沒有感覺到怪異,讓咱們再看看這一張圖。

這是歷年新生兒的數量。每年的新生兒從1991年的32萬,降到2010年的16.6萬。





2010這一年,大學加上碩士畢業生有高達28.8萬人,而同年的新生兒只有16.6萬人。 (太好了!這一代的孩子以後都能拿到雙學位?!)

對比一看,就曉得「高等教育」這麼重要的環節,已經被吹成了大泡泡,岌岌可危。

縱使行將泡沫化,但「每一個人都是大學生,每一所都是明星學校」這樣的口號,依舊被高喊著,聽來實在相當諷刺。 


下圖中可以見到大學以上學歷的失業人口數,也是以飛快的速度飆升。




外籍勞工人數在2011年已經到達42.5萬人。

人口結構改變,及人力失衡所衍生的問題,在未來的幾年將會越來越嚴重的呈現。



當高等教育已經嚴重泡沫化的今天,我們卻依然將學歷視為至寶,然後拼命叫孩子去念大學,以為這樣就能一路順風,這絕對有害無益。

用分數換學歷,用學歷混飯吃的年代早就不復存在。教育應該是開發孩子真實的能力,而不是培養考試的能力。


看完了教育,接下來讓我們看看醫療。

醫療同樣也是社會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環節,醫療這一邊同樣也被泡泡所壟罩。


這十幾年來,醫療需求以相當快的速度攀升,從1996年的2,247億,到2010年的5,004億。

 


因為醫療需求的快速成長,造成了很大的負荷,因此主管機關想要控制泡泡,於是便很聰明地採用「總額支付制度」,也就是設立「年度醫療費用給付總額」,而不管實際的醫療費用有多少。

圖中的紅線便是「全年度產生之醫療費用」,而藍線則是「實際給付的金額」。

兩條線間的差距就由醫療院所自行吸收,這麼作自然能夠有效地控制「醫療預算」,但並無法抑制逐年攀升的「醫療需求」,泡泡膨脹的壓力便轉嫁到醫院身上。




下面這張圖便是「醫療費用」與「實際給付的金額」歷年來的差距。一年的差距已高達500多億。

這樣龐大的壓力由醫院吸收,而醫院自然再轉嫁到員工身上,而且更充分利用「醫護人員不適用勞基法」的法律漏洞,盡其所能地榨出人力以降低成本。




當醫院終於承受不了這樣的壓力時,自然是以「關門大吉」收場。

由底下的圖便可清楚見到倒閉的醫院不在少數,十五年間已減少了279家醫院。

很明顯的,泡泡正以不同的形式崩解。





相信「泡泡龍」是許多人共同美好的回憶。(什麼?沒聽過?!好吧...那回去問你爸...)

吐泡泡的遊戲很經典,但出現在現實世界中,可就不好玩了。

政客為了選票利益,把業績當政績,努力吹噓,已在各個領域吹起了不同樣貌的泡泡。

許多的泡泡會產出一個最大的泡泡,地位有點類似守關魔王。

下圖是「各級政府債務累積未償餘額」,您瞧,債務的位數好多,多到已經超過我們可以理解的範圍。

1996的債務是19373億元,2011年已經來到56511億元,寫出來是這麼長一串 5,651,161,000,000,共十三位數,兩隻手的指頭加起來都還不夠用耶…

債務有這麼多,那收入究竟有多少?

 



藍色的線是各級政府的歲入淨額,大約都在2兆左右,沒有顯著的上升,倒是債務越衝越高,泡泡越養越大。

恐怕再蠢的人都很難被說服,這是一個「恰當、合理」的現象。

    



選票導向的政治,讓種種政策的制定以滿足「慾望」為導向,而非針對社會的「需求」來安排。

隨著「人心」起舞,為了短視的利益吹起越來越多的泡泡,而這些泡泡都將在幾年之內以不同的形式崩解、幻滅。

見到滿天的泡泡,讓人不禁感到惶恐,究竟,當泡泡炸掉的時候,該算是得分?還是死翹翹?



加入好友 加入劉育志的LINE@!

文章瀏覽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