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2月15日 星期六

《醫療崩壞》導讀‧柳葉刀下的冷靜與熱情

   

 《醫療崩壞》導讀‧柳葉刀下的冷靜與熱情

 醫師作家 吳佳璇(長期投入寫作的資深精神科醫師,也是醫勞盟理事)



近幾年,鎂光燈下的台灣醫界一團亂,折射出白色巨塔供養著一群領高薪卻不時「誤診」,逮到機會還幹些A健保、收回扣等違法勾當,著實令人齒冷的敗德物種。


當鏡頭聚焦第一線醫療人員,似乎是另一個世界。先是護理人員,後來連醫生也叫苦連天。他們說,不單單是工時、老闆與病人的要求一律無上限;更令人不平的是,健保局以核刪、以總額預算種種機制,使一分耕耘不再是一分收穫(血本無歸亦有所聞);最後,也是最可怕的莫過於,醫療結果一旦不如人意,就可能揹上天價賠償過一輩子……。



然而,若非家有醫療人員,一般民眾應更關心,政府為什麼處心積慮想從我越來越扁的荷包多抽些健保費?最近上過急診的人,還可能碰上病房滿床,苦苦坐在候診椅(對不起,推床已經躺滿人)打針等待的慘事。不住在都會區的婦女一旦懷孕,就得做好忍受舟車勞頓到大醫院產檢、生產的心理準備;因為小鎮不但早就沒有助產士,連醫生也悄悄「金盆洗手」不再接生。

約莫半年不到光景,電子媒體漸漸以「醫療崩壞」取代「醫界亂象」切入報導;有閱報或上網瀏覽習慣的讀者也可能留意到,好些名不見經傳的醫生(取代大老)拚命投書、發網誌,炮聲隆隆對準衛生署、健保局,甚至司法系統;連向來給人溫柔形象的南丁格爾也聚眾上街,要求落實《勞基法》,疾呼醫療改革!

誰能分析眼前的混沌?誰能補充看得懂的龐大背景知識(不只是民眾,連分工精細的醫療人員都缺乏的知識)?還有,誰能直指背後的系統性問題?放眼出版界,近期雖有多家平面媒體專題,以及楊志良前署長訪談集結專書,似較為可信;然而,若想深入了解全貌,黃煌雄委員的監察院報告太龐大,專業論文詰屈聱牙更不友善;身為一個曾略涉醫療政策與健保資料的醫師,我常幻想著一本精準好讀的「醫療崩壞科普書」。

不知是心想事成,還是喜出望外,8月下旬,我收到劉育志醫師的《醫療崩壞——烏托邦的實現與幻滅》新書稿。不同於醫勞盟(台灣醫療勞動正義與病人安全促進聯盟之簡稱)彙編、眾醫護個人經驗出發為文之《醫療崩壞——沒有醫生救命的時代》,作者爬梳國內外醫療衛生統計資料,綱舉目張告訴讀者,西方主流媒體眼中的「健康烏托邦」有多難得;然而,在不曾補強的脆弱根基上,若放任人性最原始的自私與貪婪繼續主導,不支倒地時日可期。

作者與我,以及絕大多數讀者,都已身處這場崩壞的風暴中。與其詛咒黑暗,我更願意相信,設法喚醒更多積極、認真、理性的公民重視,並持續參與改革,終能扶起,甚至重建危傾的健康照護系統。因此,我認真研讀本書,發覺作者的柳葉刀不單單開腸剖腹,還能以庖丁解牛之姿,剖析盤根錯節的醫療體系與複雜的人性。

懇請大家同我一起細心體會,育志筆下對醫療、對人間世冷靜自持的熱情。




醫療崩壞:烏托邦的實現與幻滅

 作者:劉育志

出版社:華成圖書 


 

加入好友 加入劉育志的LINE@!

文章瀏覽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