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5月14日 星期四

那些育兒雜誌沒說的事



那些育兒雜誌沒說的事

文/ 白映俞

媽媽必須誠實地告訴小妹妹妳,媽媽的母愛,來得相當地遲緩。

曾經有朋友告訴我,她看到驗孕棒第一次變成兩條線時,高興地尖叫。

也有新手爸爸說,當他陪太太產檢,第一次看到超音波胎兒的心跳時,自己的整顆心也滿到快爆炸。

有同事流產數次,後來終於有寶寶乖乖地在媽媽的子宮待下來。媽媽的同事也為了第一次摸到胎動而淚流滿面。

而妳的媽媽呢?沒有。上述的這些感動,我一個都不曾經歷。


別怪媽媽鐵石心腸。媽媽我可不是無喜無怨地小龍女。

曾為了論文連三個月被國際期刊接受而高興地尖叫繞場,

曾為了運動會而心臟滿到爆炸(咦,還是喘到快爆炸)

曾為了醫療上病人的問題而淚流滿面。

但,妳的出現在懷孕初期並沒有帶來“該有的”快樂和期盼,反而造成我身體上諸多不適,以及心理上擔心無法勝任工作的不安。


講明白一點,在懷孕的過程中,我完全沒有“被幸福圍繞”的美妙體驗,更沒有“期待與孩子相見”的喜悅。

似乎環繞著我的,只有無法克制的孕吐,坐下就想睡覺的疲累、與一個晚上要起身上廁所數次的憤怒,充滿被妳打敗的挫折感啊。

那時媽媽想到的,總是“懷孕這麼辛苦,我要怎樣才能過下去啊!”這樣的事情。

於是,無法上手術台久站開刀的我,在醫院努力地唸著外科手術圖譜和看照會,期待自己能用理論取代實戰經驗。

在家裡,我就是賴在床上,看著「六人行」等喜劇帶來歡樂。

所以,我並不像一般新手孕婦,努力嗑著“媽媽寶寶須知”,更沒時間精力盤算胎教的事情。

古典樂?和肚子裡的妳聊天?吃各種有益胎兒的食物?通通免談,媽媽先活得好再說吧。

直到妳要出來的前一晚,媽媽跑了十次廁所拉肚子,滿腦子也充滿了大便。

接著的早晨開啟連續十幾個小時的折磨,後來再因產程遲滯而入開刀房進行剖腹產,先總共挨了兩次針,半身麻醉才見功效。

當妳的哭聲響徹開刀房時,媽媽我其實沒有感受到一拖拉庫的愛湧出,而是馬上感到巨大的噁心,因此我們的初次會面很短暫,看妳一眼後我馬上揮手示意護理師把妳抱走,頭轉向一邊,嘿,我吐了。


原來半身麻醉後躺在手術台上的媽媽,因為藥物作用狂打顫,身體也在搖,牙齒也一直搖。

為了讓我不再打顫,麻醉科醫師用上demoral這個藥物,可是,僅僅15毫克的劑量,還是讓我吐了。

「什麼嘛!」不知道妳聽到這一段故事,會不會如此抱怨著:「這麼沒有愛啊?」

不過,真的是這‧麼‧沒‧有‧愛喔。

當時的媽媽,有種不知該說是虛脫還是解脫的沉重,耳邊依舊能聽到同事走進來恭賀的聲音,而媽媽卻像剛跑完超級馬拉松,全身肌肉有著石頭般的緊繃和麻木,硬挺挺地撲通掉落到深海去了。


等隔兩天媽媽好不容易爬上岸回過神來,開始陷入脹奶和餵奶的噩夢循環裡。

在這個非常強調「餵母乳=母愛」的時代,曾受過婦產科訓練的媽媽也只聽過“催奶三寶”,完全沒想到“奶如泉湧”也是另一種型態的折磨。

每隔兩三個小時,媽媽的乳房就脹奶脹到劇痛,是真的痛到媽媽會流眼淚的那種喔!

所以,不管再怎樣熟睡都得起床擠奶排空,讓我的生活作息完全亂了套。

每當三更半夜媽媽獨自一人在廁所出力擠ㄋㄟㄋㄟ時,常累到像個遇熱的橡皮人般塌軟黏,內心實在是相當地淒涼呢。

經歷這麼多為人母的辛酸血淚後,媽媽開始懷疑,到底是哪裡出錯了?

即使看著摸著剛出生的妳時,確實能體會到小生命的珍貴。

但媽媽總覺得,自己的情感還不足以應付妳這個小孩,妳的出生帶給我極大的不便及不安,而不是幸福美滿的生活。

這,到底是怎樣的問題呢?

我想,那些親子雜誌或親子類書籍是該負起一點責任的。哈哈。

這些媒體總會傳達出“小孩活潑可愛、媽媽端莊沉著、爸爸英挺成熟”的家庭形象,每張相片都是這樣的喔。

光滑乾淨的木頭地板上有新穎但不雜亂的玩具,孩子與母親不但穿著光鮮亮麗,常常還是親子裝。

若鏡頭轉向戶外,會有耀眼的陽光,有大片的綠地,有赤足嬉戲的沙灘。

談到育兒,媽媽們總是顯得知性與感性兼具,妙計一籮筐,像如來佛收拾孫悟空一般,把小孩管教的服服貼貼。


鏡頭轉回我們的房間現場,怎麼我是如此的狼狽啊?

怕妳哭、怕妳餓、餵飽了還可能會吐個一身(這點是很像我沒錯),讓爸爸媽媽床單、枕頭套、和衣服洗個不停。

剛開始抱妳,媽媽深怕妳那軟趴趴的頭會折頸,也怕自己不小心失手,連抱妳走下樓梯都不敢。

那些親子雜誌裡發光發熱的媽媽形象,我連個邊都搆不上。

幸好那段時間媽媽退到醫院這個職場,重拾熟悉的事物,算是迷迷糊糊渾渾噩噩地走過來了。

現在的妳已經三歲,媽媽開始能回頭看看,為什麼當初生小孩養小孩會招致如此多的不安


答案是媽媽自己沒有足夠的自信。

當時的媽媽,還是需要許多外在的事物肯定,自己才活得開心的那種人。

沒辦法,這算是升學主義下的遺毒吧,一定要讓人打分數,得到高分才滿意。

所以,醫師的身分是我做得順手且專精的,因此給了自己「能當這樣外科醫師的我,一定沒問題」的肯定。

至於照料妳的生活讓媽媽手忙腳亂,我也感受不到理應對妳有的那一卡車的愛。

反而帶來「當這種媽媽的我,到底是有什麼問題?」的困惑。

當時的我,可說是完全不敢想到“別人會怎麼替我打分數”這樣的事情(因為一定會不及格)。

尤其當我想要插手想要干預的越多,引發自己的焦慮就更嚴重。

接著,媽媽又開始擔心,那這樣的焦慮是不是產後憂鬱啊?一整個鬼打牆地擔心不完...

是時間,這次幫了媽媽個大忙。


隨著時間過去,我們相處的點點滴滴在無形中累積,媽媽那遲緩的母愛也逐漸甦醒。

當妳越來越能表達自己的感受,媽媽的內心就越常激發出想要陪伴妳的熱誠。

也逐漸體會父母和孩子的相處,不是要讓任何人打分數,妳的成長也不是以贏過任何人為目標的。

長得高不高,妳頭腦好不好,說實話,都不該是媽媽用來與別的孩子比較,再用來肯定自己的武器。

既然沒有勝負沒有分數,媽媽就需要有內建版的自信,而不能強求外在的肯定。

講白一點,前三十年人生好像一直在與人競爭而獲得自信的媽媽,在有了小妹妹妳之後,開始瞭解到,或許還有一種更自在更豁達更開闊的人生可能,一種不是用分數用競爭來肯定自我的人生,需要我去探尋。

當然,目前媽媽我內建版的自信尚未周全,還是常常徬徨得不知所措。

不過,至少媽媽開始願意“少懷疑自己一點點”。

畢竟,長期的自我懷疑絕對會耗盡我對所有事物的熱情,而和妳的相處,最不能缺少的,就是熱情,妳說是不是呢?

到這裡,妳看出另外一個媽媽思考上的弱點了嗎?

原先媽媽會抱怨親子育兒雜誌提供的照片太光鮮,但現在的我覺得,若不是媽媽本身的自信不夠,怎麼會被那些媒體牽著鼻子走呢?

所以當我們沒有足夠的自信,就更容易把不幸福怪罪於他人。

關於這個部分還有好多可以聊,媽媽今天累了,我們就下次再講啦。

加入好友 加入劉育志的LINE@!

文章瀏覽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