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2月21日 星期日

《丹麥女孩》扣人心弦的非凡旅程


《丹麥女孩》扣人心弦的非凡旅程

文/ 白映俞

1952年12月1日,《紐約每日新聞》於頭版斗大的標題寫著:「前美國大兵變身金髮尤物」。照片右側,這位著軍裝的美國大兵面容帶著些許稚嫩;而照片左側,一位凝望遠處的側臉美女奪取了眾人的目光:「什麼?她原本是個男的?」

這篇報導指出,改名為克莉絲汀‧約根森的前美國大兵是第一位變成女性的男人,其實是錯的。轉換性別的慾望,一直都曾存在某些人的心中,只是過去醫學不夠發達到幫助這群人轉換身分。要到了二十世紀以後,醫師們才開始用手術或藥物突破人體天然的身體屏障,而《丹麥女孩》這本書所紀錄的,就是這麼一段奮鬥。

埃恩納是個丹麥小有名氣的風景畫家,天性害羞,與來自美國的畫家老婆葛蕾塔共同努力創作。一日,葛蕾塔約的模特兒沒準時現身,於是葛蕾塔要求埃恩納穿上絲襪、淑女鞋,套上洋裝,讓自己完成作畫。而看著自己穿上絲襪的腿,埃恩納彷彿看到了另一個自己。

之後,埃恩納愈來愈喜歡穿著女裝時的自己,稱之為「莉莉」。葛蕾塔雖然有些困惑,卻也順著丈夫,允許埃恩納隨時缺席,允許莉莉隨時大駕光臨,在家坐著看本書或沉思。接著,陪葛蕾塔出席宴會的人不再是丈夫埃恩納,而是女伴莉莉。甚至,莉莉還開始與別的男性有了些曖昧;莉莉會流鼻血,而那種偶一為之,來過就沒事的流血型態,就像是替代形式的月經週期一般。

葛蕾塔繼續畫著莉莉,而這些用色大膽、帶著異國情調的人物畫作讓葛蕾塔聲譽鵲起,奠定畫壇地位。因此,葛蕾塔也期盼著、需要著莉莉出現。而埃恩納放棄了作畫,愈來愈少出現在生活中,而是鎮日以莉莉的樣子坐在窗邊,一面當葛蕾塔的作畫模特兒,一面思索著未來的各種可能。

尋求性別改變之際,無疑是需要向醫師求援的,但在二十世紀初期的氣氛裡,醫學界能容許這樣事情發生嗎?埃恩納與葛蕾塔分別找了好幾位醫師,有的醫師用X光試圖「矯正」埃恩納,有的認為要關進精神病院,有的認為要切開頭顱砍掉腦葉,在在都讓埃恩納與葛蕾塔喪氣不已。

因緣際會下,葛蕾塔最後找到了德國博克醫師,博克醫師曾診視過類似的患者,因此很能是體會「埃恩納身體裡住著莉莉」的事情,於是他們決定要進行一個前所未見的手術──轉換埃恩納的性別。

埃恩納一年內陸續接受了幾項手術,切除陰囊、切除陰莖、移植卵巢,博克醫師甚至發現埃恩納體內有著一副未發育完全的卵巢。經歷各種手術不適的埃恩納脫胎換骨成為莉莉,並開始與男人談戀愛,約定終生。然而,莉莉最後挺不過移植子宮的那一關(編按:當時未有能成功移植器官的能力,第一次成功移植器官的故事請看這裡),於1931年離開人世。



《丹麥女孩》混合著真實歷史及小說家的巧妙安排,雖然並非完完全全都是史實,但故事就是這麼吸引人。生物具有複雜的多樣性,我們不一定能在第一時間體會,但這對夫妻從不歧視或貶低「異想天開」,而是花了許多時間釐清自己與彼此的需要與想要,正視內心的聲音,並共同踏上了一段非凡的旅程。在婚姻中、在人生中,究竟我們能多認識自己,能抵擋多少命運的安排,都是非常值得思考的!

《丹麥女孩》已經拍成電影,光看預告片我就非常感動啦!尤其是由Eddie演繹的埃恩納/莉莉,好扣人心弦,真是迫不及待啊!




丹麥女孩》出版社:麥田


更多精彩好文:

1. 變性手術,扭轉鄉下小鎮命運

2. 健身房裡的性高潮

3. 我們的作品集

4. 漫畫健康網

加入好友 加入劉育志的LINE@!

文章瀏覽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