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奇頻道》從輸羊奶到輸人血的旅程
文/ 白映俞、劉育志
“我親愛的少女啊,
妳挺直著腰桿子,露出堅毅的神情,
遵從著基督徒母親的教誨,
拒絕了我的求愛。
而我會報仇的,
為了我這名吸血鬼的健康,我會將妳的血一仰而盡。
當妳輕輕睡下時,我會緩緩走進。
我要吸乾妳的血,感受妳的顫抖。
妳將躺在我冰冷的懷裡,一個吻就讓妳欲仙欲死。
最後,我還要再問問享受過這一切的妳,
妳現在還要聽媽媽的話嗎?”
這是德國詩人Heinrich August Ossenfelder於1748年寫下的一首詩,也是史上第一篇關於吸血鬼的文學作品,詩句中的情色意涵是不言而喻。
對於血液的渴望
那為什麼會提到吸血鬼呢?
自從哈維(William Harvey,1578-1657)醫師在1628年揭露血液循環的秘密後,有愈來愈多醫師著手研究輸血治療,有學者嘗試動物與動物之間的輸血,有學者嘗試將動物的血輸進人體,但是因為輸血死亡率實在太高了,所以輸血這個概念馬上又被棄置在科學的角落乏人問津。
18世紀可以算是輸血工程沉寂的漫長黑夜,倒是此時冒出許多關於吸血鬼的文學作品,默默地敘述著人類對於血液的渴望。
打破僵局的是一位19世紀的熱血年輕人詹姆士‧布蘭岱(James Blundell,1790–1877)。身為英國倫敦的產科醫師,布蘭岱實在相當受不了常常看到產婦因產後大出血而死。
他問自己:「如果輸血治不了病,那用來救命可不可行?」於是布蘭岱醫師著手進行實驗,他先讓一隻狗失血到奄奄一息,然後再輸以另一隻狗的動脈血,由此他發現了「輸血可以治療失血」的概念。另外,他還把人類的血輸進小狗體內,而觀察到不同物種之間的輸血,可能會帶來死亡。
不管當初布蘭岱醫師的心理認為小狗是「不配」或是「不適合」捐血,至少他堅持若要成功地替失血的產婦輸血,捐血者一定得是人類才行。
此外,為了打破「血液是營養品」的思想,布蘭岱醫師曾經讓一隻狗在三個星期之中不吃不喝,僅僅靠著輸血維生,結果,那隻狗的體重掉了三分之一,不久後旋即喪命。
布蘭岱醫師因而確立,血液不能取代日常食物,應該只能用在救急,以搶救失血病患為主。
布蘭岱醫師在1818年12月22日遇到了一位病況危急的病人,那是位罹患胃癌、吐得一蹋糊塗的末期患者。布蘭岱醫師想要藉由輸血延長病人的壽命,於是找來幾位捐血者,在五分鐘之內輸進了14盎司(約400公克)的血液。雖然,在輸血之後患者症狀似乎有輕微的改善,但是兩天後的平安夜,病人還是走了。這就是歷史上第一次留下紀錄,成功的人對人輸血。
布蘭岱醫師在1818年到1829年之間,總共替十位產後大出血的孕婦進行輸血,有四名產婦成功地活了下來,而且其中兩位存活的產婦在輸血開始前已經處於瀕死狀態。第一位在大出血後成功存活的產婦,於三個小時之內斷斷續續地接受了總共8盎司(約226公克)的血液輸注,結果刊載於醫學期刊《柳葉刀(The Lancet)》,內容寫著:
這位病人在接受血液注射後,顯然好多了。她認為,注進到她體內的,就是生命泉源。
事實上,這名產婦在接受「生命泉源」的輸注之後並不好過,她經歷了頭痛、背痛、發燒,並解出黑色的尿液,這應該就是因為血型不相容所造成的輸血反應。然而,這位勇敢的母親在當時硬是挺了過去。
看到這兒,或許大家會有個疑問,假如十位病人裡只有四位存活下來,那這樣的結果真得能夠算是成功嗎?
回顧當時的期刊,在19世紀中葉有另一份關於孕婦產後大出血的研究,48位孕婦裡頭靠著輸血救回了30人的性命。該論文的作者指出,當時因為疝氣而死的比率還高過於此;而且,以輸血這樣的成功率已經和截肢手術的成功率差不多一樣「好」了。
尋找抗凝血劑
除了建立「用輸血來治療大量失血」和「同物種之間才能輸血」這兩件極為正確且重要的觀念之外,布蘭岱醫師亦致力於改良輸血器材,所以被後世尊為「現代輸血之父」。
因為布蘭岱醫師的努力,輸血的觀念漸漸被接受,但是19世紀的醫師在進行輸血時依舊遭遇很大的困擾。血液實在是太容易凝固了。當我們把血液從靜脈裡抽出來之後,只要過個幾秒鐘就會結成血塊,若是從動脈取血又常常會難以控制,使得捐血者有大出血的危險。
因為血液凝固的問題一直無法克服,所以甚至有科學家想要走回頭路,試圖避開難以處理的血液,而改用羊奶輸進人體,也就是「輸奶不輸血」。一開始有七位病患接受了「輸羊奶」的試驗,雖然過程中有人頭痛、有人發燒、還有人心悸,不過後來竟然七個人都幸運康復了,因此「輸奶不輸血」的做法也曾經在19世紀末流行過一陣子,只是此舉完全經不起時間的考驗,不出五年的時間就因為副作用太多而完全被淘汰了。
雖然在19世紀末期已有些英國學者發現檸檬酸鈉能夠延遲血液凝固,但當時的配方卻也會致人於死,因此檸檬酸鈉抗凝血的功能起初僅在實驗室裡流傳使用,而非運用在人體輸血上。
時間又過了20年,美國紐約的理查‧路文森(Richard Lewinsohn)拿起實驗室裡的檸檬酸鈉,狐疑地想著:「我們現在都是用濃度1%的檸檬酸鈉作為抗凝血劑,如果這濃度會致人於死,那用少一點不就好了?這麼簡單的道理難道沒有人試過嗎?」
於是他著手進行了一連串為期四年的實驗,終於找到檸檬酸鈉的完美濃度─0.2%!在這樣的濃度下,檸檬酸鈉可以發揮抗凝血的作用,卻不會對人體產生毒性,即使大量輸血到2,500毫升也行得通。路文森的實驗結果於1915年發表之後,獲得廣大迴響,也讓輸血工程更推進了一步。
人對人「直接」輸血
不過,總有一些外科醫師表現地更為心急!他們認為,既然從捐血者身上取出血液,經過管路,再注入病人靜脈,這過程容易導致血液凝結其中的話,那麼最好的解決辦法,莫過於把患找和捐血者的血管直接串連在一起。當這兩者中間不存在管路,也沒有任何的空隙,或許就能成功地完成輸血。
19世紀末,法國外科醫師亞歷克西‧卡雷爾(Alexis Carrel,1873-1948)於醫院受訓,當時的法國總統 遇刺,腹部血管嚴重受損,群醫束手無策,法國總統因而於當夜死亡。此事留給了卡雷爾醫師相當深刻的印象,他自此之後全力鑽研血管吻合手術,學習刺繡,並做了無數的動物實驗,思考各種血管縫合的技巧。1906年,他從法國輾轉換到美國紐約的洛克菲勒中心做研究。
在1908年的某個晚上,卡雷爾醫師實驗室的同事狂敲著他的房門,尋求他的協助。原來實驗室同事的太太剛生了個女兒,但這個女孩似乎有著不明的疾病,因而從身體各處不斷出血。小女孩氣息奄奄地躺在淚眼婆娑的母親身旁。卡雷爾醫師一看到女孩子蒼白的臉就馬上知道,這個女孩需要緊急輸血!不過,卡雷爾醫師的心裡相當緊張,生怕在自己完成手術之前,小女孩就已經離開人世。他請女孩的父親坐下來成為捐血者,接著將同事手臂的橈動脈與小女兒腿部的靜脈縫合在一起。這個失血過多的小女孩在手術進行中動也不動,毫無聲息,簡直就像已經斷了氣一樣。
幸好,當父親的血液流進小女孩體內之後,小女孩的臉頰漸漸有了點紅暈,手腳動了幾下,最後終於開始放聲啼哭,也讓眾人轉悲為喜。
這種不經過中間管路,而將血管直接吻合的「人對人輸血」算是大獲成功。這場驚險危急又反敗為勝的救援任務,也就成了洛克菲勒中心的活廣告,卡雷爾醫師因此聲名大噪。血管吻合術後來被應用於器官移植及其他的手術,他也獲得1912年的諾貝爾醫學生理獎,是獲得此獎項的少數外科醫師之一。
閱讀更多醫學故事,請看《玩命手術刀》:
《玩命手術刀:外科史上的黑色幽默》
作者:劉育志,白映俞
出版社:商業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