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音波 非萬能
文/ 劉育志
婦產科診間算得上是醫院裡頭最溫馨的地方,接受產檢的婦女懷抱著期待新生命的喜悅,而陪伴前來的男士們經常是既興奮又緊張。
「最近有不舒服嗎?」沈醫師問。
「沒有,食慾都不錯。」王太太開心地說。
「那很好,不過要注意體重增加的幅度喔。」沈醫師稍作叮嚀後請她躺到診療床上,「我幫妳做個超音波。」
醫師一邊操作超音波探頭,一邊指著螢幕解說:「這是妳的子宮,胚囊在這裡,旁邊這個小小的就是胚胎。」
王先生瞪大眼睛迫不及待地問:「有沒有怎麼樣?」
沈醫師盯著畫面中小小的影像,點點頭道:「還可以。」
「還可以是什麼意思?」
「就是胚胎目前的狀況還可以,也能夠看到心跳。」
王先生繼續追問:「那寶寶正常嗎?」
「你想知道的是哪一部分?」
「就大腦、四肢、手指頭這些啊,新聞報導上不是都有那種生出來才發現兔唇、智能障礙或少一隻手、少一隻腳的案例。」
「這些在現階段都沒辦法知道。」
王先生的口氣帶點兒埋怨:「你不是已經照超音波了?為什麼沒辦法告訴我寶寶有沒有正常?」
沈醫師指著螢幕上的刻度,道:「欸,寶寶現在的長度還不到一公分,觀察的重點就是心跳。目前很多構造都還沒長出來,想看也沒得看,急不得呀。再說,胎兒有很多問題也不是單靠超音波就能夠檢查出來,常常都要出生後才會被發現。」聽完這些,王先生訕訕地閉嘴。
隨著檢查工具的進步,醫師得以透視人體看到各種細微的構造,不過這些令人敬畏、看似神祕的影像卻容易讓人產生「醫學萬能」的想像,而期待得到萬無一失的保證。這當然是強人所難,因為影像只是概略判斷,更不可能未卜先知。
點出真相,多少會使人感到失望,但是目前的醫學距離全知全能的境界仍舊極度遙遠,或許很類似王太太肚子裡的小胚胎,都只是稍具雛型而已,往後還需要漫長歲月的投入與灌溉才有機會成長茁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