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7月28日 星期四

人肉調味料


人肉調味料

文/ 劉育志

這天下午,許醫師才走進辦公室便嚷嚷著:「破紀錄了!破紀錄了!今天救護車送了一個年輕人進來,他的下半身蓋滿紗布,我連忙靠過去。才走近一看,乖乖不得了,厚厚的紗布全給滲溼了,紅通通一片,超級慘烈。」

「哦?被砍了?」

許醫師搖搖頭,道:「走路跌倒,撞倒了員工餐廳裡的大湯鍋。所以從肚臍以下都嚴重燙傷。」

「可是……燙傷為什麼會流血?」

許醫師解釋:「因為滲濕紗布的並不是血。」

「那是什麼?」

「番。茄。醬!」

「赫!」我倒吸一口氣,難以置信。

「因為在餐廳裡受傷,所以同事們很熱心地替他淋上番茄醬。看起來應該超過一公升吧,他整個下半身就這樣泡在紅吱吱的番茄醬裡頭。」許醫師吁了一口氣道:「我們搞了超久才終於把他的傷口清乾淨,整個診間都是番茄醬的味道。」

「沖、脫、泡、蓋、送」這幾個處理燒燙傷的標準步驟已經宣導了好多年,可是急診醫師依然經常遇到在傷口上塗麻油、豬油、生雞蛋的患者。雖然很無奈,不過回頭看看歷史就會發現,燒燙傷時塗抹千奇百怪的東西大概是人類的本能反應吧,因為從千百年前,大家便開始這麼做了。

西元18世紀的《瘍醫大全》是一本相當豐富的外科專書。由於燒燙傷經常出現在廚房裡,所以很多藥方便是就地取材。

「湯火傷,未起泡者,鹽汁浸。」是用鹽水浸泡傷口或直接用鹽巴抹傷口,「豬板油加乾面搗搽。」是用豬油拌麵粉來塗抹,當然羊油、狗油、菜油、麻油等皆有人用。

身為燒燙傷的高危險群,負責燒菜做飯的婆婆媽媽們拿自己的化妝品來應急是很直覺的想法,「胭脂濕冷水貼患處,貼後水乾,即用涼水滴胭脂上,立即止痛不起泡。」

出手闊綽富裕一點的人家會「取雄雞宰熱血淋瘡上」,直接宰一隻雞用鮮血來對付燒燙傷,而家徒四壁的人家可能直接用「小便漬洗」、「新熱牛糞塗」、「泥漿加鹽醋塗」或以「鐵鏽花磨水塗」也就是刮下鐵鏽和水磨,再拿來塗抹傷口。

燒燙傷的傷口通常需要一段時間才能完全癒合,在這段時間,古人亦利用各種「食材」來照顧傷口。「梨切片貼」即是將梨子切片當成敷料,另外也有人用醃菜葉、鹹菜鹵,過去沒有冰箱,吃不完的蔬菜都得醃漬保存,於是家家戶戶都有的醃菜便成了現成的「燙傷敷料」。

雖然古籍裡都宣稱這些方法絕妙好用,但是大家還是別輕易嘗試,把這些東西抹在傷口上肯定問題多多。提醒大家,遇到燒燙傷時要立刻沖冷水,盡快送醫院,千萬別再用一堆「人肉調味料」喔!

加入好友 加入劉育志的LINE@!

文章瀏覽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