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7月7日 星期四

怕醫師 更怕媽媽


怕醫師 更怕媽媽

文/ 劉育志

小恩今年5歲,穿著小短褲顯得很有朝氣。才剛走進診間,王太太便推了推小恩道:「說醫生好!」見到蒙著口罩的醫師,小恩顯得有點兒畏縮。

「說『醫生好』!」王太太又催了一次。遲疑了一會兒,小恩才囁囁嚅嚅地說:「醫生好……」

「坐好!」王太太沒等小恩坐上椅子,便開始講起:「他的膝蓋上次跌倒撞出了一個傷口,有帶來急診室縫,應該要拆線了。」

我彎了腰撕開紗布,傷口癒合得很好。「叫你留在教室寫作業,你就偏要跑出去玩,還摔成這個樣子。」王太太繼續數落。

「差不多了,今天幫你拆線喔。」我說。聽到要拆線,小恩便哭喪著臉,等到我拿出尖剪和鑷子,小恩把身子往後縮,眼淚也掉了下來。

「坐、好!」王太太用嚴厲的口吻下命令,「不、要、動!」小恩顯然很怕我手上的器械,但是更怕媽媽的脾氣,所以便抿著嘴唇,瑟縮著不敢亂動。

我剪斷尼龍線,迅速完成了任務。

王太太的訓話可是源源不絕:「哭什麼哭!叫你要聽話,平常都怎麼教你的。」

我摸摸小恩的頭,「好了,沒事啦!」

「說『謝謝醫生』。」王太太又下了指令。

臉上掛了淚痕的小恩望著我,眼神還是懷著恐懼。 

「趕快!說『謝謝醫生』!」 

小恩的嘴唇微微動了動,小小聲地說:「謝謝醫生……」

「大聲一點,講那麼小聲是要講給誰聽?」王太太拍了一下小恩的頭,「跟醫生再見。」

小恩跳下椅子,抹了抹眼淚。

「快點跟醫生說再見!」小恩退了兩步。 

「叫你說再見,你在拖什麼?怎麼這麼沒有禮貌!」王太太舉起了手作勢要打,氣呼呼道:「大聲一點!」在嚴詞威嚇之下,小恩終於很有禮貌且音量適中地說了「醫生再見」。

離開診間之後,王太太當然還是一路說教。 

教育的目的到底是什麼? 

教育的目的應該是讓孩子學到「為什麼要這樣做」,而不是讓孩子直覺地連結「不這樣做就會被罵挨打」。

教育的目的絕對不是為了讓孩子服從,而責罵也不是教會禮貌的最好方法。 

加入好友 加入劉育志的LINE@!

文章瀏覽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