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怦然心動的人生整理魔法》面對過去,展望未來
文/白映俞
台灣和日本的距離,是三小時?
去年剛好有個機會到日本進修,
話說我在飛機一抵達日本後,
坐上教授夫人的車子通往高速公路,
沿途景色讓我不禁對教授夫人讚嘆:「日本真是個好乾淨的國家。」
夫人有點困窘卻又誠實地說道:「好像每個外國人都會這麼說,不過,我實在不懂你們為什麼會覺得這樣是很乾淨呢!」
不僅如此,後來於日本坐在餐廳等上菜時,
常常也會看到服務生專注地擦拭著明明已經很乾淨的桌面和器皿,
所以,對,原來日本人對他們生活環境的標準實在和我們不同。
那麼,還有比由日本人寫整理魔法更恰當的嗎?
開始念這本“怦然心動的人生整理魔法”時,
會以為這個“整理教主”肯定有某種偏執,
怎麼會有從五歲就開始愛上收納整理的八卦啊?
而且講到日本人的整理,該不會只是收納方法吧,
相信此刻大家腦海中浮現的畫面,也和我一般,
都是類似全能住宅王等各種花招百出的堆疊和隱藏。
幸好,整理教主麻理惠提出的論點,
絕大部分是“丟棄的藝術”。
我想,現代人的家庭確實都環繞著太多物品,
而且這個情況在小孩子出生後會更猖狂。
然而,即使就現實來說什麼物品都不缺的情況下,
我們三不五時還是會覺得少了一件衣服,少了一個抱枕,
於是周年慶的買千送百永遠引起陣陣兵荒馬亂。
當我看完書,馬上試圖著手丟東西,
在翻箱倒櫃地集中物品後,也不禁坐在地上納悶著,
到底自己是怎樣的渾然不覺下,堆積了這麼多物品?
怎麼會花錢買這麼多僅僅用過幾次就塞在櫃子的化妝品,
一堆從以前到現在都不喜歡穿或穿不下的衣服,
啊有八個隨身碟、五隻指甲刀、六把梳子又是怎麼回事呢?
鐵證擺在面前,
我擁有的每一種的物品,大概都在日常需求的四五倍以上。
幸好,在慚愧地想要學土撥鼠挖個地洞鑽下去之前,
麻理惠已經很貼心地給各位讀者心理建設,
就把自己現在看到會心動的東西留下,
不心動的物品就丟棄,
千萬不要自我神傷,責怪著自己好浪費,
而要對物品說:「謝謝你,曾經讓我開心過喔!」
請不要覺得這是一種日系愚蠢,
我個人好喜歡這個正面的想法和氣場,
買東西的當下確實有心動觸電的感覺過對吧,
選擇不讓物品離去,往往是情感的羈絆,
往往是回想到自己曾經花了多少錢或好像還有用這樣的念頭作祟,
只是現在已經是被打入冷宮的物品也活得很不快樂啊,
那不如就愉快的分手,祝福彼此,
丟不掉放不下離不開的,
常常是因為對過去執著,或是對未來不安,
但轉念一想,不再心動,是事實,
不喜歡了不快樂了不再有感覺了,是事實,
那,還有什麼好丟不掉的呢?
多多練習後也可以和男女朋友漂亮地分手。
經過兩天整理房間的大戰,
真的能讓自己更明確地知道,
什麼對我而言是必要的,什麼是錦上添花,什麼是畫蛇添足?
重點其實是,物質的生活,不會讓人更快樂,
讓人更快樂的,是各種連結,
像是我與鋼琴、書本、小孩、老公的連結。
以前我要轉換心境的時候,會考慮整理門面,
燙個頭髮,剪短,再挑染個亮麗的顏色,
或者或者,還會進行更多更多讓荷包大失血的血拚計畫,
但其實從沒想到,就從整理自己的房子做起吧!
讓整理房間的同時,順便地整理了想法,
別讓人生一路加法堆疊上去,而忘了適時地減法,丟下包袱。
丟完,然後呢,
會不會又馬上亂了起來,
因為我才剛整理完,也無法跟各位保證不會再變亂,
雖說看到這樣乾淨的環境實在很希望能繼續保持,
然而我也不是沒看過在乾淨的醫院走廊上撇條的男子,
也是有點擔心自己又重蹈覆轍,
不過環視著丟了十幾袋衣服和更多垃圾的房間後,
果然,有種相當輕盈的舒爽;
確實地掌握物品的數量和位置後,
也有一種,哇,真好,原來我什麼都不缺的滿足,
一點也不想再買東買西佔滿我的房間了。
謝謝你們,那些我曾經花過的錢,
那些在櫃子深處的所有物品,
沒有你們之後,
我,又要繼續往前走囉,掰掰。
作者:近藤麻理惠
譯者:陳光棻
出版社:方智
更多好書推薦:
《1Q84》村上春樹
《人體交易》史考特.卡尼
《棄業日記》買買氏
《失戀33天》鮑鯨鯨
《最貧窮的哈佛女孩》莉姿.茉芮
《最後的演講》蘭迪.鮑許、 傑弗利.札斯洛
《死刑台前的告別》大衛.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