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6月11日 星期二

《錢買不到的東西》市場化帶來了什麼?

  
《錢買不到的東西》市場化帶來了什麼?


文 / 白映俞 醫師


看到書名「錢買不到的東西」,我們可能會在心裡冒出這樣的問號:


「錢買不到的東西,太少了?可惜我沒錢。」


「這世界上還有什麼是錢買不到的嗎?」


「願意用錢買,很好啊,幹嘛好像用錢就很低等一樣。錢很重要!」



沒錯,我們都同意,「金錢非萬能,但沒有錢卻萬萬不能」。


也因為這樣的認知,金錢在我們生活中蔓延至無邊無際,滲透到健康醫療、教育、法律、政治、和人際關係等各個生活的面向。


桑德爾教授在「錢買不到的東西」一書裡,生動地描繪出許多金錢參與生活的糾葛,有些是我們習以為常的,有些是讓我們瞠目結舌,均足以讓我們看到“市場”帶來的後果。舉個書中的例子。

有時父母會較晚去接托兒所裡的孩童,因此科學家們做了個實驗:


在實驗組裡,他們告訴孩童的父母,如果遲到超過10分鐘以上的話,要付上罰金給托兒所;至於對照組就沒有做任何改變。


結果,大家猜猜看結果會變成怎麼樣?


哪一組遲到的父母會比較多呢?


對照組裡,遲到的父母人數大概就是那少數幾個。


實驗組裡遲到的人數大增!

罰金讓遲到的父母覺得,哇,付錢可以了事,很好。


罰金讓遲到的父母再也不用覺得抱歉,罰金讓遲到的父母心安理得。


原來,讓父母保持不遲到的,是一種“社會制約”,但當“可以金錢做交換”時,這個社會制約就不見了。


甚至,當為期12周的實驗結束後(停止遲到要付罰金這件事)父母的行為也無法改善→所以說,社會制約一旦不見,就會消失了。


大家可以想想看這個例子,雖說“遲到”要付“罰金”原本聽來合情入理,卻還是用“市場”的力量,改變了人類的行為。


當我們無法以社會行為來與人交易,而僅以金錢來做交易,結局就是讓所有的事物變成了「商品」。


那麼,當許多事物變成了「商品」究竟好不好呢?


相信許多人都會直覺地認為,「商品」有標價,事情會簡單許多。


桑德爾教授卻在這本「錢買不到的東西」裡,提到了很重要的觀點,當所有的事物變成了「商品」,我們就會失去某個很重要的「什麼」。


那個「什麼」常會有關兩點,會加深腐化,以及創造更多的不平等


當腐化和不平等的狀況在金錢掌控下越形嚴重後,我們就會離一個美好的社會越來越遠。



   
金錢,曾是資本主義社會裡,大家公認“最快的道路”。因此我們很依賴金錢出面解決事情,不自覺地用錢解決事情。然而,當我們快速地到達彼岸後,是否依舊能感到美好?

或許不行。


從世界情勢可以發現,資本主義可能已經走到末路了。我們也該開始思考,現今看來最簡單快速的解決方式,是否在長久看來也依然美好,或是會迅速變質呢?




市場,絕對會有其極限。

我們要選擇怎樣的人生,怎樣創造更好的社會生活,


還是要搬出一個老掉牙的說法“道德”,或說是“正義”。


老實說,對於已經習於市場機制的我們,多少也覺得「能用錢解決的事情都很好」,也沒把握當“市場”和“道德”兩方擺在我們面前時,我們想選哪一個?


(趕快拿出收在衣櫃許久的道德感…會不會已經不知道把道德收去哪裡了?)


「錢買不到的東西」提醒著我們,需要整理自己習以為常跳入的市場模式,再度追尋某個很重要的「什麼」。


市場與道德,今晚你選哪一道,Douch


   


錢買不到的東西:金錢與正義的攻防 


作者:邁可.桑德爾


原文作者:Michael J. Sandel


譯者:吳四明、姬健梅


出版社:先覺



更多好看的書:


《別睡,這裡有蛇!》丹尼爾.艾弗列特


《最貧窮的哈佛女孩》莉姿.茉芮


《最後的演講》蘭迪.鮑許、 傑弗利.札斯洛


《死刑台前的告別》大衛.道


《人體交易》史考特.卡尼


加入好友 加入劉育志的LINE@!

文章瀏覽人次: